门户首页>>
论坛
板块导航
今日新帖
美图欣赏
每日心情
|
分类
招聘求职
房屋租赁
二手市场
车辆买卖
生活服务
宠物世界
同城交友
|
逛街
促销
特价
婚嫁
家居
酒店
抽奖
|
百科
历史
文化
旅游
特产
美食
辖区
美食
|
黄页
黄页大全
电话查询
|
下载APP
登录城市通
注册
社区
贴吧
精彩贴图
摄影视频
热帖
今日关注
社区导航
分类
招聘求职
车辆
二手
商机
房屋交易
交友
培训
生活
逛街
家居
婚嫁
汽车
美食
酒店
全部
优惠
促销信息
有奖参与
优惠
其他
黄页
问事
城市百科
电话
龙川安网
本地通首页
龙川概况
辖区导航
龙川旅游
龙川美食
龙川特产
龙川文化
龙川历史
您当前的位置:
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龙川县岭南客家的小三村
龙川县岭南客家的小三村
关键词:
龙川文化,龙川历史,龙川小三村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相关机构:
龙川在线
电 话:
网 址:
http://www.07626.cn/
感谢
xiepeili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点击率:
2029
已有
0
网友参与纠错
在赣州通往粤北的古栈道上,挤满了南下逃避战乱的人。这些风尘仆仆、蓬头垢面的人,从饱经战乱的中原家园一路走来,疲惫不堪。见这里五峰环绕,山清水秀,许多人停下走过千山万水的脚步,遂在此定居,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今日龙川县细坳镇小三村的来历。
起初,在小三村定居的有白氏、缪氏、陈氏、徐氏等,后来,白氏因经商有道发家致富迁走。明万历年间,李维韬从细坳半径中村迁至小三村,是为小三村李氏开基先祖。李氏人丁兴旺,渐渐成为小三村的主要姓氏,如今,小三村多为李姓。
小三村原名“小参村”,因晚明兵部参将李世相得名。明朝崇祯年间,村人李世相在朝廷任兵部参将。清兵入关起兵时,李世相受命率兵数万抗击清军。最终,世相所部在至龙泉县(今江西遂川县境内)与清军激战时,因孤立无援,兵败沙场,马革裹尸还。村民为纪念世相,将村名改为“小参村”。
在“文革”时期,小参村被改名为“小三村”,沿用至今。但村民仍旧称本村为“小参村”。(本版沿用书面称呼“小三村”。)
专家说:小三村很有研究价值
尽管小三村的古建筑分布不集中,被破坏得也比较严重,但它依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小三村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因地理交通位置的重要,在岭南开发过程中曾经有过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在客家人迁徙过程当中、岭南开发过程当中的价值,亦值得深入探究。
小三村的地貌也很独特,是典型的客家聚落形式,周围是山,山上植被很好,有一个比较开阔的盆地,有农田、池塘,可见,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对于定居点地址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
客家人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要在这个地方开垦,首先就要祭拜当地的土地神,因为害怕得罪土地神,开垦过程中会生病。因此祭拜土地神和五谷神是客家农耕村落的一个典型。它的历史人文底蕴比较深厚,可以给历史学家提供很有价值的素材。(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谭运长教授)
史迹:兴衰荣辱700年
细坳镇地处龙川北部,毗邻江西定南县,属高寒山区,境内山峦重叠,风景秀丽。在细坳西北,有个小山村,名曰小三。小三四周,五峰环绕,极似五匹腾飞的奔马,当地人称之为“五马归槽”。
这个如今显得偏远、落寞、衰败的小山村,在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却是远近闻名的驿站重镇,南来北往的客商、驿马络绎不绝。
沿着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幽深小巷,走进小三村里的古街。昔日繁华的街景与稠密的人流,已成云烟,一座布满尘埃与蛛网的木屋墙上,一张不久前刚张贴上去的写着“原盐铺”字样的红纸,无声地向人们诉说几百年前的小村繁华往事。
小村里,仍保存着不少砖木结构散发着古旧气息的老屋。这些建于明清的老屋,大多都在临街一面建有突出的木阁楼,楼墙开有大大的窗户。
700多年前,这条古街只是一条栈道;到明代,栈道成驿道,因是粤北赣南往来客商必经之地,逐渐繁盛起来。
700多年前客家先民从此路过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位于细坳镇西北、毗邻江西的小三村,具有优越的地理与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是从水陆两路沿由东江经老隆、贝岭、细坳通往江西、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
如今的小三村人非常珍视自己的历史。今年年初,河源有18个村被评为第三批省古村落,小三村名列其中,村干部撰写了一份《小参解说词》。
解说词说,小三村始建于南宋淳佑六年(1246年)。彼时,中原大地,狼烟四起,日渐式微的南宋王朝,在蒙古铁骑的践踏下风雨飘摇。为躲避战乱,客家先民拖家带口,跋山涉水,一路南行。小三村的这条栈道,正是南下必经之路。许多客家先民定居小三村,在此发展与传承。
明清直至近代,小三村都是粤北赣南重镇,商业繁盛,形成以农耕为主,商贸为辅的生活方式。每逢农历“一、四、七”日,方圆几十里地的村民都会到小三村赶集,古街上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这一景象,持续了700多年。
明朝中期,中国的商业极为繁荣,几百年来,在小三村古老的街道上,北上的客商和无数的挑夫、骡马,将广东出产的食盐等货物源源不断地售往江西等地;南归时,满载谷米与烟叶。
小三村渐渐成为繁华之地。南宋末年从中原南迁至此并定居的白氏、缪氏、陈氏、徐氏家族,有许多人因经商致富,后沿东江迁往惠州、广州等地,走向更繁盛的商业舞台。此时,吴、刘、黄、廖、张等姓氏从北迁入,加上原有的姓氏,共有十三姓氏先民在小三村安居乐业。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
粤籍的大大小小人物一览表
·
粤东邹氏子孙重修龙川佗城邹氏宗祠
·
龙川县欧江村打造成黄氏寻根地
·
明代状元黄士俊与龙川县“巫氏大宗祠”的故事
·
【图说历史】龙川老照片老隆教堂的早期影像
·
卓峰山的传说
·
【图说历史】龙川老照片老隆崇真总会干事楼的早期影
·
谢姓氏起源一、是出自姜姓
·
龙川客家年节饮食民俗考察与研究
·
赤光镇羊石山传说
·
古成之宋朝岭南进士第一人
·
生产合作社时候的打禾机
关于本站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聘信息
|
本站服务
|
联系留言
|
版权/隐私
|
举报投诉
|
城市联盟
电话:15019393601 传真: 邮箱:404743190#qq.com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川中大道土地储备中心3楼 邮编:517300
Copyright © 2004-2022 河源市同城生活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城市联盟